变迁、互动与交融
作者: 李洁  日期:2009-03-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文化变迁 新疆汉族移民 民族关系 
描述:新疆自汉代起已有汉族迁入,迁移活动一直持续至今,尤其是1949年以后,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汉族移民在迁移人口的数量与空间分布上都是空前的。1949年以后迁入新疆的汉族移民,在同新疆其他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共同生活的几十年里,为了适应当地社会,在生计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变迁,在与当地维吾尔族群众的长期交往中实现了民族间的互动与交融。本论文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的园艺村和阔纳协海尔村为主要考察对象,以村落中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典型性来说明新疆南疆农村汉族移民的文化变迁过程,以村落中维汉民族交融的代表性来反映新疆南疆农村维汉民族关系的整体状况,同时将两个村落做一比较,以说明以园艺村和阔纳协海尔村为代表的新疆南疆农村汉族移民文化变迁以及与维吾尔族民众交融的共性与个性。 论文共计七章内容。 “绪论”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及意义作以说明,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本研究的相关概念、个案选择及研究过程作了阐释与界定。第一章“新疆汉族移民概况”对本研究的主体——新疆汉族移民从汉代至今的迁移活动轨迹作追述与研究,详细论述了迁移行为的原因、类型、特点及影响。第二章对本研究的区域范围内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汉族移民的迁移活动、所选个案的村落概况、村落中的汉族移民及其生产与生活进行阐述。以上是本研究的整体背景部分。 第三章至第六章为田野资料的分析部分,也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从汉族移民的生计方式、语言、风俗习惯、房屋建筑风格等四方面详细探讨了其文化变迁,并对文化变迁中的村落差异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分析了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特点、作用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汉族文化影响下的维吾尔族文化变迁,对汉族移民文化的代际差异与族群认同以及发展趋势作了阐述与分析,并提出汉族移民文化处于回归汉族传统文化的进程中;第五章主要选取了居住格局、语言交流、社会交往、族际通婚、观念意识以及子女教育等六个衡量指标对调查村落的维汉民族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不同村落民族交融的差异作了论述;第六章从上述六项衡量指标出发,综合分析了调查村落维汉民族关系的融合与冲突,提出促进维汉民族关系交融的途径,并根据两个村落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维汉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是本论文的总结与进一步深化研究部分。在本章中,分别对移民、移民文化及民族关系等三个问题进行再思考。在移民问题上对移民意愿与移民效果、非自愿性移民的风险以及新疆南疆农村汉族移民的可容纳性作了分析;移民文化方面,肯定了影响移民文化变迁的环境因素,在研究文化变迁的基础上对移民的文化适应与分层问题进行论述;在维汉民族关系方面,对新疆维汉民族关系的南北疆差异与城乡差异作了简要探讨,分析了民族关系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并指出经济利益是制约新疆民族关系的最重要因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后果研究
作者: 张文政  日期:2009-03-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 社会流动 后果 西北 乡村 
描述:社会流动是重要的一种社会现象,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位置向另一个位置的移动。当前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主要表征为劳动力的外出务工经商等非农性就业行为。就流动的量而言,呈现出汹涌之势;就流动的质来看,尚存诸多不合理之处。频繁的社会流动也产生了许多的影响,研究社会流动的后果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特别是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后果的研究,有助于引导该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合理、有序运行和实现区域乃至城乡协调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本论文以甘青宁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民族地区的乡村社会流动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运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和人口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乡村社会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产生的经济后果、政治后果、文化后果和社会后果。在分析中,试图扭转许多对于乡村社会流动的偏见,客观、辩证地分析其正向和负向后果、显性和隐性后果。 研究认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内社会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巨大推力的同时,也造成流出地农业从业群体弱化、新农村建设主体萎缩等问题;在外出流动中,农村劳动力在见识增长、能力提高的同时,因自身素质的比较劣势和社会固有的制度壁垒,造成政治利益难以保障、身份地位转化滞后等问题;社会流动过程中,多元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使得乡村社会成员的婚姻家庭及教育等观念的变迁加快,同时也因主体蚀化使得传统文化承继问题凸现;流动劳动力因生活的不确定,很难产生对城市社区的认同。诸多方面显示,对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乡村社会流动是一把双刃剑,引导社会合理、有序进行是必要且重要的,其合理的取向应定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上来。
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研究
作者: 杨海莹  日期:2007-05-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影响 域外引种作物 本土化 
描述:目前,学术界研究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较多,但关于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的研究几乎近于空白。对此,本文界定了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的基本概念,认为本土化就是引进的域外作物逐渐适应我国的生存环境,并且受到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影响,而形成具有我国特色新品种的过程。本文所强调的“本土”体现出域外作物在我国的积淀及其对它的包容性,“化”则体现出域外作物的一个动态转化过程。可见,本土化是一个双向过程,既是域外作物适应本土的过程,也是本土作物受域外作物影响自我更新的过程,二者殊途同归,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本文以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域外引种作物的本土化历程,把握我国从域外引进作物在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研究的进一步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了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 首先,通过介绍我国古代三次域外引种作物的高潮,清晰地梳理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引种作物阶段性特征,以期对我国古代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发展历史过程有一个比较系统和整体的认知。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农业科技水平、饮食风俗习惯对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的影响,得出结论:即引种需要选取适当的方法和方式,又要符合我国已有的科技水平,还要关注当时我国社会之需,并能接纳吸收它。从整体来看,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然而,也有一些个别作物在引进后得到快速的本土化发展,如烟草在较短时间内风行全国,这和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及其经济效益有关。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引种作物并没有完全取代我国本土的作物。 其次,论述了引种作物本土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重大影响。其中,重点分析了引种作物本土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本文内容上的创新之处。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不但增加了我国作物的种类,而且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我国缺粮问题的解决,使人口压力有所缓和,也使我国粮食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不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对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的进步也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总结得出域外引种作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域外引种作物的本土化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本土化必须要有先进的农业科技水平提供技术保障,并且是和农业工具、交通运输、社会认识、政府经济政策、粮食供给、市场化程度等社会各方面的能力、水平相适应的。但是域外作物引进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人口压力下为了扩大种植面积,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环。域外高产作物虽解决了人们吃饭的问题,但经营方式又刺激了人口的不断增长,造成恶性循环。对历史教训要有个清醒地认识,为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借鉴作用。
18—20世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研究
作者: 哈斯巴根  日期:2005-05-20 来源 :内蒙古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牧交错 区域社会史 18 鄂尔多斯 移民 20世纪前期 准噶尔旗 
描述:20世纪,清代蒙古史和近代内蒙古地区史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18-20世纪前期蒙古史、内蒙古区域社会史和移民史领域的研究尚为薄弱,有许多问题还须深入研究和解决。18—20世纪前期是内地汉族向内蒙古移民的重要时期,也是当地蒙古族与汉族移民从冲突、磨合到共处的历史阶段。在此过程中鄂尔多斯地区形成了新的独特的区域社会文化。研究这段汉族移民史,对追溯近代蒙古地域社会的由来及揭示其演变历程都有重大意义。 全文由导言、序章、正文、结语四个部分组成。导言交代了选题及其意义、论述范围与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所用主要史料。序章叙述了鄂尔多斯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上的农牧交错带形成及演变情况,是正文的背景部分。第一章从“雁行”阶段开始探讨农牧交错带的形成过程。包括汉族移民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的时间、规模和与之相关的历史地理问题、清廷的禁令、移民的环境适应、经济生活、定居与村落化、移民人口估算等内容。第二章比前人更加深入地论述了鄂尔多斯地区社会制度的演变情况。其中围绕移民和蒙汉交涉案件的管理、处置,对理事司员、总甲和牌头、达庆和达拉古等新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蒙旗制的演变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揭示出扎兰、苏木章京制逐渐被达庆、达拉古制所取代的史实。第三章考察了作为蒙汉关系的焦点——土地关系问题,更加清楚地勾勒出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土地关系的特点和变迁轨迹。认为原先的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制度是游牧状态下的总有制,随着移民的进入产生了分割所有制,这也是移民获得永租权和蒙古人逐渐失去实际上的土地占有权的过程。但这种过程的实现并不顺利,蒙古人也为保护自己的土地所有权而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抵制汉族移民的冲击。第四章讨论了农牧交错带的社会面貌。依据蒙古文档案中的很多有趣的记载,深入研究了鄂尔多斯地区风俗信仰的变化、债务与贫困化、灾害与救济等社会现象,对农牧交错带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结语中对移民问题与社会变迁研究作了批判性思考,指出农牧交错区域研究的诸多优点,并明确了农牧交错区域的性格特点。 本文首次系统利用清代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噶尔旗)扎萨克衙门蒙古文原始档案。该档案被收藏于内蒙古档案馆,共94卷,138册,数百万字。其中笔者摘抄近40万字,文中直接征引达130多件。另外,论文运用区域社会史研究方法,探讨了作为农牧交错带组成部分的鄂尔多斯地区(以准噶尔旗为中心)的社会变迁。文中所用的“农牧交错”是一种新的角度。鉴于前人移民史研究的薄弱点,本文把研究视角集中于蒙古社会本身的变迁。对流行已久的“汉化”、“沙漠化”等概念的利用提出批评性意见,探求蒙、汉两族共建的“农牧交错”新区域文化的性格特征。
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
作者: 李智君  日期:2005-04-15 来源 :复旦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河陇 游牧文化 农耕文化 历史文化地理 
描述: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河西和陇右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始终承担着双重角色。首先是沟通。沿着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从旧大陆的中西部传向东方,把北部和西部的草原文化渐次输入内地。同时把中华农耕文化的文明由这里输出至旧大陆的中部和西部。其次是防御。纵横于亚欧草原通道上的游牧民族,常常以掳掠的形式来弥补其内部人力、物力供应之不足。这样的行为就给周边富庶的农业地带造成严重的威胁和灾难。农耕民族为了避免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修筑长城进行防御的同时,还在中原内地与大漠草原之间,建立了一个防御性地带,即边塞地带。河陇地区在历史上就长期担任这一职责,从历代长城由陇右至河西都有分布就可见一斑。 因此沟通和防御就成了河陇历史文化产生地域差异的驱动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河陇历史防御的层次性,即地域形胜的分层结构,揭示了这一结构对河陇社会空间格局的控制作用。事实上,为了达到边塞地带防御的有效性,塞内农耕民族力量与塞外游牧民族力量始终在反复的拉据中寻找双方在势力在空间上的均衡点。长城防线由陇右向河西、河套的推进与退守,正是双方势力对比变化在空间上的反映。这一反复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农牧文化的交流。汉晋学术文化在边塞地带的扩展、壮大与衰落可以看作是农耕文化在边塞地带推进与后退的结果,而河陇历史语言地理也同样受制于这一过程,在三大高原之间因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语言地理区域。传唱于河陇的“花儿”,其流变中的多元融会与分布格局,更是河陇多民族众手培育的文化硕果,是研究不同文化在不同时期于不同地域交流的“活化石”。作为庶民的程式化生活方式——民俗地理的研究,体现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礼仪与时间生活。如果说以上文化地理的研究体现了河陇与周边地区之间的文化的互动与交流,那么佛教地理的研究则更能看出边塞地带文化多元给异域文化在这一地域孵化、壮大与东传所带来的诸多好处。而佛教艺术以及高僧大德也因佛教所受各地文化影响程度不同,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成果与人数不等佛教人士。相对佛教,民间信仰受区域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就更大,因此河陇民间信仰有着及其浓厚的边塞特征。独具特色的边塞文化,在唐人的边塞诗意象中有着边塞环境寒苦的共同性,也有着不同地域诗词意象的差异性。由此亦可觇见河陇文化外界感觉的形成。 由此可见,河陇文化是由多民族在这里冲突与融合中缔造的边塞文化,但其历史文化的主体是中原农耕文化。
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
作者: 李智君  日期:2005-04-15 来源 :复旦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河陇 游牧文化 农耕文化 历史文化地理 
描述: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河西和陇右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始终承担着双重角色。首先是沟通。沿着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从旧大陆的中西部传向东方,把北部和西部的草原文化渐次输入内地。同时把中华农耕文化的文明由这里输出至旧大陆的中部和西部。其次是防御。纵横于亚欧草原通道上的游牧民族,常常以掳掠的形式来弥补其内部人力、物力供应之不足。这样的行为就给周边富庶的农业地带造成严重的威胁和灾难。农耕民族为了避免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修筑长城进行防御的同时,还在中原内地与大漠草原之间,建立了一个防御性地带,即边塞地带。河陇地区在历史上就长期担任这一职责,从历代长城由陇右至河西都有分布就可见一斑。 因此沟通和防御就成了河陇历史文化产生地域差异的驱动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河陇历史防御的层次性,即地域形胜的分层结构,揭示了这一结构对河陇社会空间格局的控制作用。事实上,为了达到边塞地带防御的有效性,塞内农耕民族力量与塞外游牧民族力量始终在反复的拉据中寻找双方在势力在空间上的均衡点。长城防线由陇右向河西、河套的推进与退守,正是双方势力对比变化在空间上的反映。这一反复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农牧文化的交流。汉晋学术文化在边塞地带的扩展、壮大与衰落可以看作是农耕文化在边塞地带推进与后退的结果,而河陇历史语言地理也同样受制于这一过程,在三大高原之间因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语言地理区域。传唱于河陇的“花儿”,其流变中的多元融会与分布格局,更是河陇多民族众手培育的文化硕果,是研究不同文化在不同时期于不同地域交流的“活化石”。作为庶民的程式化生活方式——民俗地理的研究,体现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礼仪与时间生活。如果说以上文化地理的研究体现了河陇与周边地区之间的文化的互动与交流,那么佛教地理的研究则更能看出边塞地带文化多元给异域文化在这一地域孵化、壮大与东传所带来的诸多好处。而佛教艺术以及高僧大德也因佛教所受各地文化影响程度不同,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成果与人数不等佛教人士。相对佛教,民间信仰受区域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就更大,因此河陇民间信仰有着及其浓厚的边塞特征。独具特色的边塞文化,在唐人的边塞诗意象中有着边塞环境寒苦的共同性,也有着不同地域诗词意象的差异性。由此亦可觇见河陇文化外界感觉的形成。 由此可见,河陇文化是由多民族在这里冲突与融合中缔造的边塞文化,但其历史文化的主体是中原农耕文化。
多元文明聚落中的河湟回民社会交往特点研究
作者: 马进虎  日期:2005-04-01 来源 :西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河湟地区 回汉藏文明交往 
描述:河湟(黄河、湟水谷地)地处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代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南端,属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汉族农耕区和藏族游牧区的分界线,同时,从唐代开始,河湟地区渐渐地向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三教鼎立”的局面演化。到元朝时,那种八个民族世居(藏、汉、回、撒拉、土、蒙古、东乡和保安),三种文化共存的局面基本形成了。 从宗教交往的角度看,儒家、佛教和伊斯兰教三者关系的特点,就是“和而不同”。和就是三方相互尊重,相安无事:不同就是存异,不强求一致。因为三者的教义理念既有相互补充的一面,也有差异较大的一面,总的看,差异大于共性。儒家的仁礼和合,佛教的慈悲情怀:伊斯兰教的清洁精神,理论上二者之间并无本质的利害冲突,可以相互益济,也可以彼此欣赏(美人之美),加上三者共处一地,这是和的基础,但从文明的载体看,三者的悬殊极大,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要尊重不同。 河湟地区回汉、回藏的交往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河湟回汉藏在经济方面的交往特点是互补共荣,互补就是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相互补充,互通有无,共荣就是合作赢利,利益均沾。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因素,数百年来,河湟地区逐渐形成一种汉族、土族务劳农业,藏族、蒙古族草原游牧,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经营工商业的这样一种即分工又合作的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 河湟回汉藏在政治方面的交往特点是:政教分离,其实就是理顺政教的关系,即宗教与国家的关系问题。根据历史经验,如何处理好宗教与国家的关系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清代中后期回民起义的爆发以及近代诸马军阀家族的崛起都与此有关。 河湟回汉藏在文化方面的交往特点是相互理解,理解的媒介有“花儿”、“匾联”和“纲常” 河湟回汉藏在民间方面的交往特点是平等团结。
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
作者: 金千秋  日期:2001-06-01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乐舞交流 印度舞蹈 舞蹈艺术 舞蹈学 外来艺术 古丝绸之路 民族乐舞 文化交流史 天宫伎乐 艺术交流 
描述:本文主要论及历史上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状况,丝绸之路是 一条横亘于欧亚大陆的文化交通之路,也是世界文化展开的中轴之路,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都曾与这条丝路发生过联系。 古丝绸之路分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路丝绸之路是指 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民族地区以及希腊、罗马等国交往之路;海上丝绸 之路是指东亚、东南亚以及阿拉伯地区的各国之间的交往之路。 从历史上来看,陆、海丝绸之路曾出现过不同的鼎盛时期,两汉至 唐代前期是陆路丝绸之路的兴盛期,唐代中期以后是海上丝路取代陆 路丝路兴盛起来的交通之路。这两条“丝绸之路”所涵盖的内容是极其 宽泛的。 回顾历史,在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上,曾有过许多不同民族 的乐舞交流事例,也出现过许多宗教乐舞传播的盛况,它们均是由陆、 海丝路上各民族操作进行的。东西方乐舞艺术从表面上来看,它们的形 态迥然不同,实际它们之间又有着互相牵连,扯不清的渊源关系。中国 的先秦时期,同西方的乐舞交流尚处于间接性地接触性交流,到了公元 前2世纪,汉武帝派张骞通使西域后,乐舞艺术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与 西域各国的乐舞交流形成一个高潮,推动了汉代乐舞交流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时代,导致了不同区域各民族之 间的文化融合,随着佛教东渐,佛教乐舞迅速普及中国。随唐时代是我 国历史上对外乐舞交流最为活跃的时代,它接纳一切外来艺术,又无私 地把消化、整理的中西乐舞艺术传向东亚、东南亚各国,推动了文化落 后国家的民族乐舞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家王朝建立后,海上丝绸之路 兴盛,唐、宋以后与日本、朝鲜、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国交流日渐频繁, 乐舞交流也非常盛行。 丝绸之路上的乐舞交流是世界上各种文明交流中的一个亮点,本 文在探索历史上中外乐舞艺术交流的同时,还对丝绸之路沿途的文明 古国的乐舞艺术的生成与发展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作了初步探索,以 便对各个不同民族文化圈内的乐舞文化以及圈与圈之间的文化交流有 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 1 2 3 ... 6 7
Rss订阅